着眼于全球制造业的竞争格局,全球500强企业所涉及的51个行业中,有28个属于服务业;500强企业有56%在从事服务业,而且在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存在两个“70%”的现象,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70%,生产性服务业占整个服务业比重的70%。国际制造业跨国巨头都在推进制造服务化转型,它们已经向世界宣告,制造业服务化时代已经到来。
汽车行业有综合信息服务的集成商——通用OnStar,有提供汽车金融服务的通用财务信贷公司GMAC;航空制造领域有“全面维护”协议的倡导者罗罗公司,有“金色关怀”服务的坚守者波音公司,有将金融与制造业有机结合起来,提供设备融资租赁、消费者信用卡服务、汽车租赁、债权出售、项目融资等金融服务的GE公司;工程机械行业有以提升产品全生命链价值为出发点,构建精准供应链体系的卡特彼勒公司;电力和轨道交通行业有阿尔斯通构建的“完全本地化”服务体系,并且这种战略转型使其起死回生;电子信息领域有IBM提出的“智慧地球”理念,即更透彻的感知、更全面的互联互通、更深入的智能化。
什么是制造业服务化?为什么要推进制造业服务化?国家为推进制造业服务化出台了哪些政策?目前国内制造业服务化推进程度如何?我们能够通过怎样的路径更好地推进制造业服务化?具体到中航工业内部,我们是否已经感知到这一趋势,并为之做出努力?提问是为了更好地作出回答。带着这些问题,小编与你一同聚焦制造业服务化。
概念
对服务化的解释,简单地说就是制造业企业由仅仅提供物品或物品与附加服务向物品——服务包转变。完整的“包”包括物品、服务、支持、自我服务和知识,并且服务在整个“包”中居于主导地位,是增加值的主要来源。
中国工程院院士汪应洛教授认为,“制造业服务化”是指在经济全球化、客户需求个性化和现代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快速发展条件下,出现的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和生产组织方式,是制造与服务相融合的新的产业形式。这种产业形式使企业实现了从单纯产品或者服务供应商,向“综合性解决方案”供应商的转变。
总体而言,制造业服务化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包括新技术研发、市场调研和广告、物流、技术支持、零部件供应、信息咨询等方面;另一个是制造业产出服务化,包括销售服务、维修保养、金融租赁和保险等方面。
服务化制造模式与传统制造模式的区别体现在三个方面:在价值实现上,传统制造通过有形产品实现价值增值,而服务化制造则强调通过向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来实现;在工艺流程上,传统制造仅关注产品本身的制造,而服务化制造强调以人为中心,重视知识的积累和传递;在组织模式上,传统制造常常通过纵向或横向一体化来实现规模经济,而服务化制造则强调通过网络协作关系来实现知识的共享,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动力
目前在国际分工比较发达的制造业中,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停留的时间不到全部循环过程的5%,而处在流通领域的时间要占95%以上;产品在制造过程中的增加值不到产品价格的40%,60%以上的增值发生在服务领域。产品价值实现的关键和利润增值空间日益向产业价值链两端的服务环节转移。
从国内的产业发展现状来看,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加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具体而言 ,制造业服务化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推动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制造业服务化带动了二、三产业的协同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同时还推动了经济增长向依靠技术、人才、管理要素的转变;制造业服务化是实现生产方式柔性化、敏捷化,实现制造业产品高端化的主要途径;制造业服务化还是实现精益生产、绿色生产的重要保障。
中国的制造业要解决核心技术、品牌缺失、价值链跃升等问题,仍是一个长期历史任务,推进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将是一个艰巨的任务。而当前,制造业服务化是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全球价值链当中的主要增值点,也是国际产业竞争的焦点。由此可见,中国制造业的崛起需要在各个领域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进而推动中国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提升中国由制造业第一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的速率。
政策
近年来,国家对制造业服务化的相关技术进行了布局。“十一五”期间,科技部组织实施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并对制造业服务化的相关技术问题进行了部署。同时,科技部在“十一五”期间组织实施了“现代服务业共性技术支撑体系与应用示范工程”,支持了现代物流、电子金融、电子商务等领域的技术开发、服务模式创新和标准体系建设。
2007,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大力发展面向生产的服务业,促进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细化深化专业分工,鼓励生产制造企业改造现有业务流程,推进业务外包,加强核心竞争力,同时加快从生产加工环节向自主研发、品牌营销等服务环节延伸,降低资源消耗,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2009年,国务院出台了《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计划明确提出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即“围绕产业转型升级,支持装备制造业骨干企业在工程承包、系统集成、设备租赁、提供解决方案、再制造等方面开展增值服务,逐步实现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除此之外,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也推出了适合自身发展的相关政策,例如,上海出台了《上海发展面向制造业的服务业工作方案》,着力发展包括总承包总集成、第三方物流、服务外包、节能环保服务、融资租赁、研发与创意服务、咨询服务、专业售后服务在内的8个领域的生产性服务业。
2014年7月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截止2015年7月全国省市相继出台了20多份实施意见,中国正兴起以服务引领生产的顶层共识,据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平台建设的价值与策略”课题组成员陈泽华介绍,中国生产性服务业未来五年将有可能成为最被政府尊重与资本追逐的行业,因为它自身是一项创新战略型产业,但同时链接引领着工农制造业的优化升级。
国内现状
国内制造业服务化处于起步阶段。在我国,部分制造企业已经意识到了服务化转型的重要性。例如,陕西鼓风机有限公司通过将信息化与传统工业融合,开发并应用旋转机械远程监测及故障诊断系统,从而能够充分预测机组运行趋势,制定个性化解决方案,满足客户服务需求;宝钢的信息化部门以专业服务公司的形式,形成宝钢宝信制造服务企业,开展金融、物流等社会化服务,等等。而许多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也在转变发展思路,尝试在本地区推进制造业服务化。
但相较于西方,我国制造业服务化的水平并不高,仍处于起步阶段。究其原因,从投入服务化的角度来看,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以资源消耗投入为主,制造企业对服务的需求不足。中国的制造企业大多处于加工组装环节,产品位于产业链低端,使得企业的生产服务需求主要停留在批发零售、运输仓储等低端服务领域,而对研发设计、品牌经营等高端服务环节需求不足。
从产出服务化的角度来看,只有积累了丰富的知识资产、善于创新变革的制造企业才有可能更好地从销售服务、维修保养、金融租赁和保险等方面提供产品服务,实现服务化转型。但中国的制造企业大部分都不具备足够的转型能力,在专业知识、组织技术、客户关系、职业技巧方面的欠缺是阻碍转型的主要因素。
路径
以制造与服务相融合的观念为路标。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制造企业对制造业服务化的认识仍停留在起步阶段,对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意义认识不足。受制于思想观念、经济基础等方面的影响,企业对服务化转型过程中的新格局、新模式缺乏信心,对转型过程中可能引起的组织架构、业务模式、发展战略的转变缺乏勇气。因此观念的转变作为路标能够起到引领转型的作用。从制造企业到国家层面都需要树立制造与服务融合的发展观,丢掉“先发展工业、后发展服务业”的落后思想,改变就制造谈制造、就服务谈服务的落后方式,充分认识到制造业服务化是产业结构升级的方向,是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的重要任务。
以完善的市场环境为服务化转型保驾护航。制造业服务化的顺利推进需要完善的市场环境为其保驾护航。面向制造业生产过程和产品的新技术研发、物流、技术支持、信息咨询、金融租赁和保险等服务需要完备的知识产权法规、健全的社会诚信体系、严格的监管体系作为保障。而在我国这些保障力量都还相对薄弱,只是多项服务项目无法健康、有序地开展。以GE金融租赁服务为例,设备融资租赁、消费者信用卡服务、汽车租赁、债权出售、项目融资等金融服务受益于美国金融体系的完善。而受到国内金融改革和市场开放总体部署的制约,我国的汽车金融业务自1998年才得以开展,而且专业化程度较低。
以制造企业的自我提升为前进的内驱力。有了前进的方向和完备市场体系的保障,制造业服务化转型最终还是要以制造企业自身的不断提升为前进动力。卡特彼勒之所以能够构建精准的供应链体系,先进经营理念、完善市场环境的作用固然重要,但与卡特彼勒公司在工程机械领域强劲的竞争力是分不开的。目前我国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的自身实力并不够强,这需要企业内练苦功,增强面向产品和服务的技术开发能力,树立品牌形象、建立完善的营销体系,储备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人才,维护客户资源、挖掘客户潜力、培养优质客户。自身竞争力的增强是制造企业实现服务化转型的法宝。
服务模式
具体到实操层面,有四种服务模式可供参考。企业应根据自身现状和发展需求酌情选择。
聚集协同服务平台模式
中国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之路,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平台建设的价值与策略”课题组成员陈泽华认为必须走聚集协同服务平台模式。一是,中国以中小微型企业为主,国家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就需要打破“小而全,一亩三分地”的传统思维,采用外包、外脑、外筹、外协的策略,将非核心竞争力的服务剥离。二是,生产性服务业是基于智慧经济至上,而又高度的智能化、专业化,协同化的创新型战略行业,短期内不可能培育出可以分散化服务的能力,重点打造生产性服务业平台,支持聚集协同服务模式应该成为我国“十三五”规划发展的约定性重点内容。三是,中国过剩的城市综合体应由服务生活向服务生产转型,通过“资产+内容”证券化的创新金融与多层次资本市场管道,助力聚集协同服务平台模式在中国创造新价值。
这样的生产性服务业平台,在京津冀已先行先试效果显著。
提升产品效能的服务模式
罗尔斯·罗伊斯——实现制造与服务的高度统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航空发动机市场的竞争开始由制造转向服务,罗尔斯·罗伊斯率先尝试制造业服务化转型,从而奠定了其在全球三大航空制造公司中的主导地位。
从1995年起,罗尔斯·罗伊斯在发动机销售中加大了折扣力度,但却提高了服务水平和能力,采用了一种新的商业模式——以绩效保证式合同供货。这种模式要求在报出发动机价格的同时提供发动机保养及在线化的维护服务,使得航空公司能够根据双方协商认可的发动机单位飞行小时费用付费。罗尔斯·罗伊斯通过这种模式得以对发动机进行在线监控、故障诊断和实时维修支持。这种模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罗尔斯·罗伊斯在全球航空发动机市场中的份额由20世纪70年代的不到5%提升到了目前的40%左右。罗尔斯·罗伊斯通过创新商业模式,将制造与服务高度统一,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成为全球航空发动机领域的领跑者。
提高产品交易便捷化的服务模式
卡特彼勒的杀手锏——构建精准的供应链体系。成立于1925年的卡特彼勒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工程机械和矿山设备、燃气发动机及工业用燃气轮机生产厂家之一。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由于受到经济危机以及日本工程设备企业崛起的影响,卡特彼勒逐步陷入亏损境地。为了扭转局面,卡特彼勒推进企业战略转型,以提升产品全生命链价值为出发点,构建精准的供应链体系。
为实现公司产品的精准快速供应和配送,卡特彼勒在全球建立了规模最大的工程机械分销体系,其代理商不仅仅销售和租赁产品,而且还能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使用培训、维修保养等服务。如今卡特彼勒已经构建了遍布全球的零配件多级供应网络。可以说,精准的供应链体系是卡特彼勒保持旺盛竞争力、成为全球工程机械领域领导厂商的杀手锏。
整合产品功能的服务模式
华为——提升通信设备集成化服务水平。在过去的十年间,通信设备制造业已经从一个技术推动型产业演变成了一个以服务和成本为核心竞争要素的产业。而自1988年成立以来,华为就一直把面向运营商的服务作为其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砝码。尤其是近年来,华为围绕服务化战略转型,逐步建立起满足电信运营商需要、符合市场主要流的产品服务体系。
这一服务体系基于通信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全方位的集成化专业服务。这一服务包括:通信设备基础服务,该服务涵盖了通信设备的技术支持、工程服务和备件服务;通信设备系统继承服务,该服务是为了提升设备的性能和效率,从网络层面提供端到端的解决方案,提升产品的运营能力;通信设备管理维护服务,该服务是华为作为运营商的外包方,提供的代理维护、设备维护包干、专人值守服务等,华为通过该服务逐渐与运营商建立长久的合作伙伴关系;战略咨询管理服务,该服务主要围绕电信运营商的业务运营,为其提供业务解决方案,提高其市场竞争力。2010年,华为服务收入达315亿元,占总销售收入的20.4%。高质量和专业化的服务已然成为华为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
相关家居装修设计
制造业服务化时代已经到来,聚集协同服务平台模式
特约专栏 新常态下家具人应该做什么?
行业面临转折,企业全力升级
从古到今,洗衣服竟有这么多花样?
网易家居独家策划:软装时代的到来
直播论坛:软装时代的到来
智能家居的春天已经到来?
长沙轨道交通时代到来,双铁城成投资最大潜力股
人智科技夏志敏:机器人时代已经到来
新明珠矢志用“机器人”造瓷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