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锐驰(嘉兴)超级工厂一期完工,这意味着锐驰真正意义上形成了“南北布局”。嘉兴的超级工厂与在北京的研发园区,将协同着设计师、供应链,共同探索品牌创新的未来。2025年5月,锐驰开始与设计师蔡烈超合作一组模数化新品X System的研发。
2025年9月,在第56届中国(上海)国际家具博览会,模数化产品系统X System发布。通过对X System从无到有的拆解,锐驰邀请蔡烈超工作室和magazine into共同策划了「折叠车间 X System Workshop」概念展览。
展览现场首次放映了「折叠车间 X System Workshop」同名纪录片。 X System的研发在杭州蔡烈超的工作室发生,并在与锐驰研发中心进行不间断沟通后,共同前往广东佛山进行型材、压铸工艺的监督,产品最终又回到锐驰(北京)研发园区,并将在未来投产于锐驰(嘉兴)超级工厂。
以产品研发过程为线索,导演新桥记录了杭州、佛山、北京等地域的画面,呈现了产品背后所串联的地域、人文与个体。
PART 1
从产品出发,X System探索的工艺流程创新
「折叠车间X System Workshop」展览围绕锐驰和蔡烈超合作的X System而展开。从这个模数化产品系统出发,锐驰正在重新梳理和规划研发制造体系。
蔡烈超工作室的设计方法带有研究性质,往往从对当下的观察中提出相应的课题,再展开多维度的延展。模数化是其中一个长期课题,始于蔡烈超对大工业生产背景下设计和制造创新的思考。而近些年,锐驰也持续探索着如何以研发带动制造业的创新。
在共同的愿景下,X System诞生了。
X TOWER 塔
X TABLE 几
由铝型材、结点和面板构成的基础模块具备灵活的延展性,结合不同的材质和配件,可以组合出多种形态的家具。而对于生产制造而言,X System有限的零部件形态、量化的工艺标准以及精简的流程,不仅减少了因复杂工序和人工操作可能产生的误差,也令制造与设计之间有了更准确的兼容。
此外,X System不仅仅是家具产品,后续还能实现更丰富的变化。例如在本次展览中,所有的框架、展台、座位等均由X System构成,1511个结点、3219根型材、441块密度板,都可在展览结束后回收再利用,延续锐驰一直以来对可持续展览的坚持。
PART 2
折叠车间,研发-制造是一个有机生态
一件产品,从灵感生发到设计、研发、制造落地的漫长链条里,关联着不同的地域、工序以及参与其中的人们,每个部分都至关重要。因此,锐驰相信在创新的制造体系中,品牌必须有“折叠能力”,通过链接具备共同价值观的个体,突破地理与专业的边界局限,探索制式造物的未来。「折叠车间 X System Workshop」展览正是由此而来。
展览以锐驰和设计师蔡烈超合作的X System为例,还原了产品在成为产品之前经历的一系列流程。现场呈现了X system研发过程中产生的模型、草图、原材料、样品,并详细地梳理了从研发、落地到生产阶段的每一个步骤。
同时,展览将杭州、佛山、北京、嘉兴分别设定为研发、零件、结构、成品四个“车间”,并赋予相对应的视觉引导与展览文本。结合可以在场领取的《车间手册》中X System所关联的数十人的访谈,观展者可以深度理解四个地域所代表的研发与制造个体,如何通过这一件产品,折叠而成一个有机生态。
PART 3
研发、零件、结构、成品,还原真实的研发生产链条
「折叠车间 X System Workshop」展览以“车间”为概念,直观地呈现X System的研发制造过程。展览现场整理了上百件实物,包括设计阶段的概念图、手稿、3D打印模型,打样测试阶段的原材料、模具,工艺开发阶段的零配件、不同表面处理的型材和结点,以及最终的部分成品等物件。
在杭州的“研发车间”,可以看到X System的构想如何一步步成型。蔡烈超从建筑中常见的承重结构“密斯柱”中获得灵感,设计了X线条。3根X线条在立体空间中交汇,自然推导出了X结点的形态。在确定了设计概念后,蔡烈超工作室陆续展开了结构连接、材料拓展和应用模式的研究。
在佛山的“零件车间”,合金铝被加工成X线条和X结点。X线条采用铝挤压工艺,挤压出的型材具有较高的强度和承载能力,并且可根据产品所需的尺寸和螺丝孔位进行精确切割和打孔。X结点则以压铸的方式制作,经打磨喷砂后形成了独特的表面肌理。
在北京的“结构车间”,锐驰研发团队对X System展开了面板和五金件等配件的开发以及表面工艺、组装测试。在框架结构的基础上,X System可加入不同材质的面板和配件,组合成适用于多种场景的产品。
最后,在嘉兴的“车间成品库”,展示了X System 1.0研发阶段的部分成品。包括边柜、茶几、书柜,以及几件更具实验性的产品,让观者理解产品的延展特性。未来,锐驰还为X System规划了多个阶段的延展重点,包括新的材质和表面处理方式,推出和空间产生更强关联的隔断、大体量展示架等,以及建立更完善的模块化定制体系。
在4个研发制造“车间”之外,展览单独设定了一个“组装车间”,现场演示X System基础单元的组装过程,参观者也能参与组装体验,让产品与人的距离更为接近。在“组装操作台”的另一侧,还呈现了X System的可持续设计探索。通过回收和加工,材料和部件均可在家具、展陈等方面再次得到利用。
PART 4
展言、手册、影像,设计的幕前幕后
为了更完整而深入地呈现和表达,除了展览现场的视觉与展言的论述之外,magazine into团队还为这次展览策划、设计了《车间手册》。延续“车间”这一概念,手册记录了X System在杭州、佛山、北京、嘉兴4个地点所经历的研发制造工序,结合设计师、供应商、工厂师傅和研发参与者等16人的口述与访谈,形成详实的文本与图像档案。
《车间手册》可在现场配合导视阅读,帮助观众理解各车间的工序与设计思考;展览结束后,它亦可作为独立资料,涵盖了X System的研发流程、协作模式及人文价值, 是解读锐驰品牌创新逻辑与制式造物愿景的重要参考。
与此同时,magazine into与新桥影像xinqiaofilms共同策划了X System的纪录短片,也在现场进行播放。影片记录了产品流转于不同地方的研发制造工程,并结合蔡烈超的口述,将研发制造背后的地域、人文与个体以更为克制、感性的方式进行呈现。
PART 5
在折叠了的车间里,叠加出了
许多意外的彩蛋
锐驰团队、蔡烈超团队和magazine into团队,在这次策展的过程里,都默契地选择让车间的表达更为轻松、互动。因此在展览不断深化的过程里,三方团队堆砌起了很多生动的小细节。
展览现场的物料领取方式,蔡烈超团队用X system的统一逻辑搭了“车间小推车”,可以带着展册在展位周围转转。
相关家居装修设计
「折叠车间」概念展,研发与制造是一个生态
「折叠车间」概念展 研发与制造是一个生态
什么是百级无尘车间?
霍尔茨生态体系木门:“生态”是怎样炼成的
打造数智化制造车间,领绣墙布能否引领软装行业智造新风向?
用实力践行中国制造2025,展志天华智能化工厂揭秘
折叠屏手机扎堆上市,应用生态建设问题亟待解决
雅士林集成灶获评“智能制造示范车间”
西安净化车间的净化方式
打造0.1㎡折叠厨房!小熊电器折叠多功能锅京东首发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