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前,柯布西耶在《走向新建筑》里写:“住宅是居住的机器。”
那时的理想居所,追求的是功能、光线与几何的纯粹——厚重的砖墙、水平的开窗、壁炉的暖意,人的尺度成为建筑的基准。而今天,我们的家完全成为了一种更加智能的“机器”:灯光会学习主人的作息,空调能预判气候的变化,门锁认得清每位访客的脸。
从密斯·凡·德罗的巴塞罗那椅,到如今光感联动的智能系统;从赖特流水别墅里手工打磨的石材,到语音控制的隐藏式移门——技术的进步,是否让居住更贴近人了?当“智能”成为热词,我们是否真正思考过:科技究竟该以何种姿态介入我们的生活?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与深耕智能家居行业15年的星光智能创始人李鸿昌展开对话。从豪宅的灯光艺术到不同人群的智能需求,从技术的跨界整合到未来AI管家的想象——这场关于“智能家居”的探讨,或许能让我们重新审视:一个真正理想的家,科技与人文该如何相互激发、共生。
星光智能创始人 李鸿昌
1、智能家居的技术与人性
Q:在智能家居行业从业15年,能否阐述一下您对于智能家居的理解?
A:从概念上来讲,智能家居是通过物联网、人工智能、自动化控制等技术,将家庭中的设备、系统和服务互联互通,实现智能化管理和个性化服务的生活场景。在大家的理解中,智能家居还停留在它是一个系统或者一些单品,比如电动窗帘、摄像头、可视对讲。相比于智能手机和电动车的发展速度,智能家居的普及一直比较缓慢,大部分消费者认为是非刚需性的。所以早期智能家居主要面向高端市场,随着大企业下沉加入,智能家居也开始走向大众市场。
Q:大家现在对“智能家居”的概念依然很模糊。
A:目前行业对“智能家居”的理解仍停留在表面,很多产品只是简单联网或远程控制,就冠以“智能”之名。实际上,真正的智能家居应该是一个有机联动的场景化系统,而非零散的单品拼凑。深度智能,像星光服务的豪宅项目,需要光、声、影、环境的协同,调光不是开关,而是场景;音乐不是播放,而是空间情绪;真正的“智能”是隐形服务。
星光智能品牌空间
Q:在思考智能化的同时,大众也在思考过度智能化的问题,您怎么看?
A:有些人在讨论越智能的家是不是越安全的家,或者自己隐私是不是被泄露。大品牌还是非常安全的,摄像头一般安装不会出现在隐私空间,它是用来安防的。
Q:人的主体性会被技术淹没吗?
A:在智能家居的浪潮中,许多人担心技术会喧宾夺主,甚至让人沦为被机器支配的“配角”。 智能家居的核心价值,是让技术隐于生活。比如,灯光自动调节到最s舒适的色温,空调在你回家前预调室温,安防系统默默守护家庭安全——这些技术像一位贴心的管家,只在需要时出现,而非强行刷存在感。技术是否“过度”,取决于它能否真正理解人的需求。技术不会淹没人的主体性,而是延伸了人的自由。家的灵魂始终是人,智能只是让这个灵魂更舒适、更安全、更自在。未来的智慧生活,不是机器主宰的冰冷空间,而是技术与人性共生的关系。
Q:智能化其实更需要思考舒适的生活与主体性的平衡,机器与人如何高效配合。
A:智能家居真的能用好的话,需要人感受在空间里边想要的状态,温度、光都需要好好感受。豪宅的业主要学习到底什么是豪宅,该请什么样的设计师,什么生活状态最适合我,去理解所有的设备、系统也好,我到底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房子,而不是说我只是要一个大房子,只是要奢华的装修而已。
2、星光智能的15年探索
Q:星光是在什么样的契机下开始了智能家居的业务?
A:从2006-2010年,我们一直在做音响零售,现在也还继续在做Hi-Fi音响。去美国参观,在CEDIA定制安装协会上受到很大的冲击,原来美国的豪宅生活跟我们当时完全不同,品质生活、科技可以做到如此便捷、安全、美观,我们感觉好像也是可以尝试的。2010年是中国房地产刚刚开始起步,我们就决定把这个业务引进到国内,从纯影音零售转换成设计与定制安装的新模式。也是在这个时候我们把名字改成了“星光智能”。
Q:为什么叫“星光”?
A:比较通俗易懂,“星”有星辰大海的寓意和抱负,希望公司未来能更广阔长久,产品和业务能如繁星覆盖未来多元的客户需求和场景,“光”代表希望、温暖、价值更重要的是我们的业务与灯光设计、灯具、调光系统、智能窗帘也紧密联系。
星光智能品牌空间
Q:很多人会很好奇,像星光这样的智能公司,业务模式到底是什么?
A:我们不生产产品,但是要整合一套最好用、最稳定、最可靠的系统方案。我们按照智能化系统主要分为4个模块:影音娱乐,以家庭娱乐为主的,叫视听唱娱;灯光和控制,管理自然光和人造光,比如灯光、窗帘、照明灯具;环境控制,新风、除湿、地暖等管理;基础弱电系统,比如安防通信。每一个版块大概5-6个系统,里面又有很多产品。
智能家居是一个跨学科的行业,从业者要懂室内设计、立面、天花、地面、平面布局、动线、空调暖通基本原理、大理石木饰面等。对于星光这样的系统服务商来说,既要懂技术,又要懂艺术。
Q:智能家居是通过哪些方式实现人与空间的交互?
A:从设计之处,我们就会考虑不同人群的交互便利性,比如控制灯光有很多种方式,通过语音控制、感应、自动触发,或者通过iPad、手机或面板,面板也有很多款式,还有的交互方式像时钟控制,自动运转。
从最前沿来讲,语音交互设计和定制场景设计、AI自主控制这三个方向。语音现在很先进很便利,针对不同人的发音习惯也可以,模糊指令、模糊语义都可以去做控制。如果工程师编定的场景不是业主真正喜欢的,随着家庭成员、兴趣习惯的变化,家的场景也在发生变化,业主就可以自定义场景。
现在最理想的场景,现需要通过感应、摄像头或者某一些判定条件,让它自动发生一些变化,还不是完全智能自主的家庭管理。但我觉得未来一定会朝这个方向发展,真正的AI数字分身。
星光智能品牌空间
3、真正的个性化家居生活
Q:未来您觉得理想化的智能场景是什么样?
A:全屋智能要实现居住的便捷、舒适、安全,这里面可想象的空间非常大,从理想的模式来说,我们把智能家居当成管家,有很多管家,比如管窗帘、管灯,还有一个总管家,相当于一个团队在帮主人做服务。未来最好的形式是从助手到管家,还有主人的分身,回到家门可以自动打开,最舒服的温度调节好了,最喜欢的歌安排好了,这一切都是自动化的,想要休息的时候灯光是一个氛围场景,一切都在主机AI的安排下,无缝执行,实现这种便捷的管理是通过一个语音或者通过一个面板,这个房子就相当于人的分身。
星光智能参与项目 苏州拙政江南
Q:不同年龄群体是不是对于智能化的需求也完全不同?
A:年轻人需要的是炫、科技感、交互体验,比如有的人要在家里喜欢玩电竞,赛车游戏时灯光、音效要跟游戏内容结合,那么就需要灯光设计,通过音响系统外接形成很好的体验感。比如有的要在客餐厅、卧室有一些独特的场景氛围,要结合灯光、音乐、窗帘、电视屏幕做出一些场景的变化。年轻人善于接受新兴的产品和技术、社交感更强。
老年人我们强调会用、能用、易用。比如视力不好,面板的刻字可能就要尽可能大,简化面板功能就是开和关。有明亮的灯光帮助找东西,起夜的光线也会不同。电视遥控器可能会沿用传统习惯。老年人比较重要的叫AI辅助康养系统,特别是独居老人,万一发生坠床、跌倒等风险,系统可以及时发现。现在通过AI雷达已经有这样的技术了,还有穿戴设备可以检测老人的入睡状况。
Q:未来智能化要成为标配最大的障碍是什么?
A:从用户角度来说,未来年轻人的接受度肯定高于当下。其次政策的扶持和鼓励,房地产的预埋或者直接智能化精装交付。品牌公司生产研发能力,从高端到基础需要各个阶段的产品齐全等等。
4、豪宅智能家居的理想图景
Q:一个智能家居公司对豪宅的理解有什么不同吗?
A:褪去浮夸,回归本质。所有的场景方便、顺手、实用,无形当中又有着空间的整体美学,就是实用性和美学融合。
Q:豪宅的智能化生活是什么样?
A:星光未来的方向,是打造“场景型体验空间”,通过高端品牌整合(如智能调光系统、定制音响),让技术服务于生活美学;让豪宅居住者感受到的不仅是功能,更是光与声交织的品质感。智能家居的终极目标,是让技术隐于生活,只留下恰到好处的舒适与优雅。
Q:为何灯光在智能家居系统里如此重要?
A:灯光不仅是照明工具,更是空间情绪的表达者、生活场景的塑造者。在星光智能的全屋智慧生态中,灯光系统扮演着核心角色,它直接关联到人的生理舒适、心理感受和生活品质。智能家居的核心价值在于场景化体验,灯光是场景切换最直观的载体,光是跨系统联动的关键节点,智能调光技术让场景化更精准。
Q:调光,看似是一个很具体的技术动作,存在难点吗?
A:传统照明仅解决“亮与暗”,而调光技术通过色温、亮度、动态变化的精准控制,实现生理适配、心理影响和空间重塑。像豪宅业主,多代人生活,不同场景不同人群对于光的需求是非常具体和个性的,我们都需要通过专业的灯光设计和调光来实现。
星光智能品牌空间
Q:星光对于居住的美是怎么理解的呢?
A:真正的智慧生活不是冰冷的科技堆砌,而是既要满足功能,更要承载美学价值与精神享受。我们追求的,是一种能经历时间考验的美,它体现在两个维度,显性之美是科技赋予空间的视觉魅力,例如光与影的艺术、隐形的科技表达、影音的场景化美学;内在之美,我们强调的事科技服务的本质是人性化,实现润物无声地提升生活,显性之美打动眼睛,内在之美抚慰心灵,这才是我们理解的"智慧生活":它应该有音乐的韵律、光的温度、空间的呼吸,以及人的从容。
相关家居装修设计
对话星光智能创始人李鸿昌:百年住宅革命,从居住机器到生活管家
承传“薪传辈”的工艺美术家李昌鸿的艺术之旅
[专访]魏栋昌:精装交付、智能和环保是实现品质居住的基础
大兴·星光城:绽放全龄星光生活,引领品质居住新风尚
捷昌电动升降挂衣杆系统:解码高端家居进化的“空间革命”
从小众音箱到智能管家,智能技术如何玩转音箱产业
胡艳力对话李志林:简一剑指百年品牌的底气从何而来?
开心厨具创始人胡金高出席2019年中国创业创新高峰论坛
对话唐学斌:我们将重新想象住宅
2025金住奖-居住空间设计年度评选评委阵容正式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