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师张烨女士,图片来自上海张烨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张烨女士毕业于伦敦威斯敏斯特大学建筑系,为上海张烨建筑设计有限公司、LONDON ZHANGYE ATELIER 伦敦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人。2018年受邀参加东方卫视《美好生活家》栏目改造住宅。作品荣获2018营造家奖,最佳小户型设计及最佳儿童房设计。张烨女士受邀众多设计相关的演讲,例如:设计得到、软装严选、筑龙网等。
格宁斯特别邀请张烨女士与格宁斯合作设计产品展示,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可以有机会展出。今天,格宁斯有幸邀请张烨女士共同探讨窗饰设计以及她对于设计的一些看法。
*《美好生活家》栏目改造住宅,图片来自上海张烨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1.SG: 首先,请问是什么契机使您毕业后就成立了自己的设计师事务所呢?
张烨:事实上并没有特别的契机促使我这么做。我本身特别热爱设计。有一天我发现应该把自己的想法通过设计表达出来,最好的办法就是成立自己的事务所去主导设计并参与其中。
2.SG: 您参加过《美好生活家》为一家六口的60m2居住空间进行改造,您对于室内空间改造所遵循的理念是什么?
张烨:我认为室内空间改造是一种梳理不同人群、不同生活的尝试。 对原有空间品质的提升,突破的不仅是技术,还有人的习惯。我喜欢在传统理念上做一些突破,研究现代人的新生活方式,用新的空间形式表达出来。
3.SG: 您在建筑设计中遵循的理念是什么?
张烨:建筑关系到的领域很多,包括科技、艺术、人文、社会、历史等等,设计需要平衡所有的这一切。而我们处在一个正在发生巨大变革的时代,需要保持创新与变化,通过打破原有思想的束缚,去改变社会环境与人文关系。
4.SG: 由于您有在英国伦敦的学习背景,对于中国的建筑设计理念有怎样的理解,中国与西方的差别在哪些方面?
张烨:相比之下中国的建筑更加含蓄,是由内而外引动人心中所想来传达精神 ,悠久、内敛的文化表现在建筑与空间上,有时候需要人全身心投入其中才能体会。而西方同样深刻的艺术形式,大多数会更加直观的展现出来。
*格宁斯展会设计,图片来自上海张烨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5.SG:在众多的设计作品中,您自己最满意的设计是哪个作品?
张烨:本次的格宁斯展位我就很喜欢。
6.SG: 很感谢您在这次活动中为格宁斯的产品展示做设计,首先想了解下您对格宁斯产品的印象是什么?
张烨:格宁斯对品质与细节的关注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7.SG: 针对此次展览的主题,您定制的设计概念是什么,可以说明下吗 ?
张烨:在有限的范围内营造一种无限的效果,在不规则的曲线轨道下展现自由与无界。
人们可以自由行走其中,视线与路径不受任何束缚,希望以这种方式表达瑞士天空之下人心开阔的感受。
*格宁斯开合帘系统(波型帘),图片来自格宁斯窗饰。
8.SG: 根据您对格宁斯产品的了解,您比较喜欢格宁斯的产品是哪款?为什么?
张烨:我比较喜欢的是:格宁斯开合帘系统(波型帘)。我喜欢灵动的曲线和极致的工艺,而且格宁斯的系统都为静音系统,运行噪音能达到平均水平线以下。
9.SG:您心目中的格宁斯是什么样的品牌和产品?和其他窗饰产品的区别在哪里?
张烨:我心目中的格宁斯是一个拥有悠长历史且专注于自身领域的品牌,在自身领域具有独一无二的特性与品质,但仍然不断研发突破现有产品。
与其他产品更多区别在于在已经达到的标准上,格宁斯更愿意再进一步。
*前滩禧悦公寓,图片来自上海张烨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10.SG: 请说明下窗饰在整体设计中的重要性?
张烨:在功能上,窗饰作为窗型材的内层隔断,是无可替代的元素之一,同时在辅助窗隔断的功能之外,也可以作为室内空间的灵活分隔;在艺术性上,窗饰拥有它独有的特性,作为软质装饰一直存在于悠长的历史中。
11.SG: 您是如何理解艺术与设计的关系的?
张烨:艺术与设计是密不可分的,无论多少,设计永远会追求艺术性。
12.SG: 什么设计是属于好的设计?您的评价标准是什么?
张烨:对于我来说,能更多做出一些突破,敢于尝试从未有过的设计都是好的设计。
格宁斯作为全球顶级的室内窗饰系统供应商,我们始终秉承着为消费者量身定制静音窗饰系统,并提供全方位的技术、安装以及维护服务。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最优质的窗饰产品解决方案。公司拥有资深且技术精湛的专业队伍,在更新现有产品同时,不断的开发新的产品。格宁斯象征着创新的解决方案、超凡的设计和卓越的品质。
瑞士工艺,始于1952。
相关家居装修设计
格宁斯专访| 建筑师张烨
我与建筑师有个约会 | 张永和的建筑可亲
2020「酷+创造营」先锋设计师选拔-张烨《本来沙龙》
设计新说|张烨:老房改造是一次生活的“新生”
米兰垂直森林建筑师Stefano Boeri眼中的“未来乌托邦”建筑(专访)
设计服务生活 专访高级室内建筑师章鹏文
设计服务生活——专访高级室内建筑师章鹏文
辽宁建筑领军企业—百增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筑巢奖专访|吕燕:筑巢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室内设计师群体
筑巢专访| 于晓亭:追求·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