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发展现状及五大技术基础分析

智能家居发展现状及五大技术基础分析

家居装修设计网2016-01-19 12:08
智能家居控制系统提供高效、舒适的家居环境,确保住户的生命财产安全;集中或远程调节家居环境的温度、湿度以及风的速度等,同时检查空气成分,提高空气质量;调节音响,电视等娱乐设施,愉悦心情;合理利用太阳能周遭环境的变化,尽可能的节约能耗,达到合理利用资源;提供现代化的通信、信息服务。  智能家居系统的技术基础  (一)联网技术  家庭联网技术解决家庭内部多种终端之间的物理互联。由于家庭环境的多样性和复杂

  智能家居控制系统提供高效、舒适的家居环境,确保住户的生命财产安全;集中或远程调节家居环境的温度、湿度以及风的速度等,同时检查空气成分,提高空气质量;调节音响,电视等娱乐设施,愉悦心情;合理利用太阳能周遭环境的变化,尽可能的节约能耗,达到合理利用资源;提供现代化的通信、信息服务。

 智能家居系统的技术基础

 (一)联网技术

  家庭联网技术解决家庭内部多种终端之间的物理互联。由于家庭环境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联网技术一直是数字家庭中非常活跃的技术领域,随着以IPTV业务为 代表的多媒体业务和应用在家庭的普及,对互联技术在带宽性能、QoS保证以及使用便捷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在数字家庭组网中常见的互联技术主要有以太 网、HomePNA、MoCA、PLC、WiFi等。

  (二)远程管理技术

  在网关的远程管理技术上以宽带论坛主导的TR069系列网管规范相对比较成熟和全面,它支持对ADSL、VDSL、以太、PON、POTS等多种上行方 式的网关进行管理,对网关的主要功能均抽象了管理参数,并支持动态配置、智能家居版本升级、日志查看、远程复位等多种管理操作,同时在网管系统与营业系 统、运维系统之间的北向接口均做了定义。目前基于TR069的网管系统已经在中国电信、法国电信等众多运营商网络中部署,主要用于实现设备或业务的“零配 置”开通,以及设备的日常诊断、维护。

 (三)云计算技术

  是网格计算、分布式计算、并行计算、效用计算、网络存储、虚拟化、负载均衡等传统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融合的产物。云计算将计算从用户终端集中到 “云端”,是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模式。按照云计算的运营模式,用户只需关心应用的功能,而不必关注应用的实现方式,即各取所需,按需定制自己的应用。最简单 的云计算技术在网络服务中已经随处可见,例如搜索引擎、网络信箱等,使用者只要输入简单指令即能得到大量信息。云计算不仅仅用于资料搜寻和分析,未来还可 用于分析DNA结构、基因图谱定序等。“云计算”的模式具有规模经济性,所有应用通过互联网提供给多个外部用户,多个用户共享同一个应用,进而实现计算在 用户间的共享,提高处理器和存储设备的利用率。

  云计算的关键技术包括:虚拟化技术、多租户技术、资源调度、编程模型技术、存储技术、数据管理技术等。

  (四)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发展阶段。其英文名称是:“Internet of things(IOT)”。顾名 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其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 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也就是物物相息。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等通信感知技术,广泛应用于网络的融合中,也因 此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应用拓展,与其说物联网是网络,不如说物联网是业务和应用。因此,应用创新 是物联网发展的核心,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创新2.0是物联网发展的灵魂。

 (五)大数据技术

  “大数据”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

  “大数据”是一个体量特别大,数据类别特别大的数据集,并且这样的数据集无法用传统数据库工具对其内容进行抓取、管理和处理。“大数据”首先是指数据体 量(volumes)大,指代大型数据集,一般在10TB规模左右,但在实际应用中,很多企业用户把多个数据集放在一起,已经形成了PB级的数据量;其次 是指数据类别(variety)大,数据来自多种数据源,数据种类和格式日渐丰富,已冲破了以前所限定的结构化数据范畴,囊括了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 接着是数据处理速度(Velocity)快,在数据量非常庞大的情况下,也能够做到数据的实时处理。最后一个特点是指数据真实性(Veracity)高, 随着社交数据、企业内容、交易与应用数据等新数据源的兴趣,传统数据源的局限被打破,企业愈发需要有效的信息之力以确保其真实性及安全性。

  智能家居市场发展状况分析

  (一)智能家居的产业链

  智能家居产业链大致可分为单品、智能家居系统、产业链源头与平台三个部分。

 (二)产业发展阶段

  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中指出,基于“五力模型”的智能家居行业分析由于智能家居行业还处于成长 期,还没有规模化效应。虽然目前智能家居研发和生产的企业众多,但由于市场认可度低,产品技术不成熟,产品质量不稳定,尤其是家庭网络系统方面没有形成统 一的技术框架和标准,各个品牌的设备自成一派,各种产品难以互通互联,使用者的智能家居系统出现问题,需要更换配件时,只能选择开发商提供的同品牌产品, 不能更换其他厂家的产品,这给用户带来了诸多不便,使得智能家居企业开发的产品和系统仅仅停留在体验阶段,无法实现产业化、规模化、整个行业也难以得到持 续、健康的发展,严重限制了智能家居行业的壮大。因为用户大多数是第一次采用智能家居系统,因此无所谓品牌的忠诚度,无形中也加剧了竞争。

 (三)互联网和家电巨头联手布局智能家居

  如今智能家居日渐成为物联网行业新的风口,从布局到竞争,家电厂商、互联网公司和传统科技巨头纷纷开始采取战略结盟的方式加速布局智能家居市场。

  2014年末,美的与小米达成战略合作协议,除资本层面外,小米与美的将在智能家居及其生态链、移动互联网进行多种模式的战略合作,包括双方在智能家居、电商、物流和战略投资等领域的对接。

  2015年初,海尔与魅族的跨界合作终于落地,魅族入驻海尔U智能家居平台,海尔将向魅族开放其U平台SDK,使魅族手机可控制所有海尔智能家居产品,同时魅族也将向海尔开放apps系统级别的权限。

  由于海尔与美的代表目前国内白色家电的两大主导阵营,与智能手机厂商结盟合作意味着智能家居生态链已经开始形成。

  而阿里巴巴作为中国互联网的领先企业,其拥有众多的中小企业资源,阿里云系统(YunOS)与海尔U-Home、魅族LifeKit打通,融合上下游软硬件服务商,可以支持多达上百种智能设备,将在智能家居生态圈中发挥着“联动”的作用。

  就连奇虎360董事长周鸿祎在微博上也自曝参观了格力电器,引发外界对于360与格力合作的猜测。自2014年以来,360频频出手布局智能家居领域,如与TCL联手推出智能空气净化器、与奥克斯启动智能空调上的战略合作等。

 (四)行业集中度

  智能家居行业起步十几年来,有了长足的发展,国外一线品牌代表有:ABB、施耐德一莫顿、西门子、霍尼韦尔、罗格朗--奥特、路创等;国外二线品牌代表有:飞利浦--邦奇、施耐德--奇胜、快思聪、Control4等;国内自主品牌代表有:河东、海尔、海信、索博、瑞朗、艾默尔、爱瑟菲、莱得圣等。而从目前国内提供智能家居产品和服务的企业主体来看,国内智能家居厂商主要有三个来源:

  1、传统的可视对讲厂商(代表厂家:安居宝)家庭防盗产品生产厂家一般有一定的电子产品开发、生产等经验,可以在其原有产品的基础上增加控制功能和其他 一些功能,来实现家庭自动化。此类厂商的优势在于大多都有一定的工程、设计院等关系和网络,并利用原对讲、防盗产品市场来推广产品。

  2、传统的家电企业、IT企业厂商(代表厂家:海尔)这些企业结合其在家电控制领域。IT领域的优势开发出智能家居的产品,能更好的和家电结合在一起, 他们利用自己的渠道优势和市场影响力,积累多年的管理经验、生产经验和良好的售后服务、信誉来打开市场,此类厂商的优势在于已经具有了稳定的渠道优势和良 好的用户口碑,铺货速度快。

  3、智能控制类厂商(代表厂家:东软载波、英唐智控、和晶科技等)这些企业对智能控制系统的深入理解和技术积累,有能力制造出多样化的产品系列通过整和 智能控制的技术成果,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增加智能化的特点,通过原有的销售渠道来打开市场。此类厂商的优势在于在智能化控制方面理解深刻,定制化水平高, 产品多样性和可扩展性强。

  4、互联网公司(代表厂家:小米、新浪等)这类企业以小米为典型代表,其主要优势在于对智能手机等互联网端口的掌控以及开发互联网应用的能力。互联网玩 家瞄准智能家居行业往往是看中了掌控家居中心控制器的机会,通过推出家用智能网关产品,从而实现其通过互联网通信渠道占领家居控制制高点的目的。

相关家居装修设计

揭智能家居发展的中的“伪智能” 面纱
智能照明“引爆”智能家居市场 或将带动智能家居发展
物联网是智能家居发展的一大契机
小米或将与宝马合作 智能家居发展前景良好
智能家居市场现状和未来
产品配套、兼容是智能家居发展瓶颈
两大阵营竞合加速智能家居发展
互联网“牵手”传统家电龙头 加速智能家居发展
突破“自娱自乐”怪圈 智能家居僵局有待打破
智能家居发展中的冷思考

网址: 智能家居发展现状及五大技术基础分析 http://m.jiajum.com/news-view-id-44678.html
首页>家居资讯> 智能家居发展现状及五大技术基础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