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家,宜家,去年9月17日,宜家真的来了……
武汉宜家选址在舵落口附近,靠近三环,空气刺鼻刮喉,常年雾里看花,地理偏僻,偏得连很多武汉人都从来没去过那里。但据说开业那天除了人还是人,除了车还是车,还有从河南、湖南赶过来凑热闹的宜家拥趸,半个月后有朋友告诉我,他排了3个小时才带着儿子挤进去吃了一个1元钱的冰激凌。
宜家是全球性的泛家居零售平台,在全球拥有忠实的粉丝,宜家所到之处,定会刮起一阵“宜家旋风”,吸引消费者和媒体关注。
我第一次听说宜家是在2007年,那年夏天刚买了套旧房子,当时的女友现在的老婆经常捧着一本印制精美的小册子,拉着我点评里面的小家具如何设计新颖,制作精美,那时我才知道这本小册子的魔力:她就是被全球数以亿计的宜家拥趸奉为《圣经》的宜家目录册。
第一次逛宜家是在北京,基于学习成功商业模式的需要。这次闲逛让我有两个小惊讶:一是宜家在寸土寸金的商业空间里融入了吃、喝、玩,很人性化,逛累了可以吃点、喝点;二是宜家以“轻家居”为主导,里面的商品大多不是非买不可的刚需,但逛着逛着你就想买了,我就大老远从北京买了两件。
最近,我又去了一趟武汉宜家,还是人多车多,仔细观察了一番,发现这些“家粉”当中,有几岁的小孩,有六七十岁的老人,最多的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有的人只逛不买,有的人只为吃个冰激凌,纯属蹭热闹,有的人有很强的购物欲,恨不能把宜家搬回家。
搬回家又能怎样呢?我千里迢迢从北京宜家买回来的两件小家具,拆开时所有家庭成员都很喜欢,DIY的兴趣甚浓,但仅仅过了一周就无人问津了,后来我嫌这玩意儿碍事,索性丢到一边待着去了。
宜家的营销很高明,处于最高的层级,他的广告片从来不提具体的产品,只向消费者传递理念与情感。最好的营销就是情感营销,不是吗?宜家的平面广告赏心悦目,美感蕴藏在情感中,让消费者产生“阅读”欲望,一看就知道是出自功力深厚的营销高手之手。
可是反过来想想,营销就是一个骗局,每一次营销都是一次欺骗,营销的水平越高说明其欺骗的能力越强。一般骗子只能骗得你心不甘情不愿地花钱,二般骗子则能骗得你心甘情愿地花钱,最厉害的骗子不但骗得你心甘情愿花钱,还会从精神上骗得你皈依。这跟爱情一样,一般的男人只能骗个女人结婚生子,履行人生程序,厉害点的男人不但能骗个女人结婚生子,还能让女人心甘情愿洗衣做饭带孩子,真正的高手不但能骗得一切看得见的,还能骗得女人心,让女人彻底皈依男人,比如马云。
很多人喜欢宜家,可是并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宜家什么。
有网友说,宜家的商品中看不中用,她能让我们眼前一亮,但无法定格成经典与永恒,用过即失忆。我们或许能记住并经常回忆起小时候在老家用枯藤DIY制作的藤椅,但宜家很难给予我们这种记忆。
宜家的创意设计深受消费者追捧,其设计理念契合了年轻人的消费心理——随性与自由。也折射出了年轻人普遍的焦虑心理,他们努力追赶潮流,崇尚自由与个性,害怕落伍,哪怕这些商品不是自家的刚需。从消费心理学上讲,很多人不是冲着宜家去的,是冲着内心的焦虑去的,看到别人喜欢,就跟着别人一起喜欢,喜欢着别人的喜欢。
你到底喜欢宜家什么,我不知道,权当闲扯。
(文/钟干松 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
相关家居装修设计
新浪家居特约专栏 钟干松:你到底喜欢宜家什么
新浪家居特约专栏 陈宝光:拜神
新浪家居特约专栏 朱小杰:澳韵玄关
新浪家居特约专栏 朱小杰:人品
新浪家居特约专栏 朱小杰:细芽
新浪家居特约专栏朱小杰:宋的审美--极简
新浪家居特约专栏 朱小杰:石头名片台
新浪家居特约专栏 朱小杰:米兰坐下来
新浪家居特约专栏 朱小杰:清风椅
新浪家居特约专栏 朱小杰:精神与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