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的用品,莫不是千挑万选、珍贵豪奢、精雕细做、极尽工巧、汇集人间精华,家具当然也是如此。但皇宫里的家具真的件件都十全十美、毫无瑕疵吗?也不尽然,在笔者看来,下面几件就有明显的缺憾。
造型上乏善可陈的两张清式座椅
(图一)
(图二)
这两张椅子应该都是清代中期的家具。
图一这张书卷式靠背扶手椅可说得不多,为了填补靠背、扶手、腿足间的空间,工匠使用了变形螭龙牙角,琐碎得没法看了。
图二是“ 一统碑”式靠背椅倒还有些富丽堂皇的感觉,靠背顶部起委角,中间也是变形螭龙纹,纹饰的设计也还能看,有玉雕的感觉,椅子下盘牙板让人想起晚清颓废家具上面的灵芝纹。
造型上这两张椅子基本没有可取的地方,应该是以漆饰取胜。遗憾的是照片上除了左边椅子靠背上的山水纹,其他部位由于表面积小,上面的漆饰看不出来,无法体现出来漆饰的堂皇。
穷气的两张扶手椅
(图三)
(图四)
这两张扶手椅也是失败的例子。
都是大漆家具,也基本完整,遗憾的是造型实在不敢恭维。图三那张是书卷靠背扶手椅,四围屏做扶手,然后是一堆零碎装饰,四足内抱球,足下踩珠。图四那张上盘用变形螭龙纹攒拼扶手和靠背,下盘是四足加与上盘相同的变形螭龙牙板牙条,四边落底脚枨。
面对这样两张椅子,笔者真的非常失望——相当穷气的两张扶手椅!真是挺奇怪的事情,按理说这样的清式扶手椅是比较容易做出富贵气的。清代家具装饰不怕繁复,宫廷里有很多造型乏善可陈,而装饰繁复到极致的家具,也是一种美——工艺美。遗憾的是这两张扶手椅病在琐碎,既无造型力量,亦无工艺之美。“穷气”——除了这两个字,笔者找不到更合适的形容词了。
从造型和装饰上看,这两张扶手椅已经没有气场了,很难说服笔者相信它们是清代盛世的产物。依笔者看,它们的年份应该比较晚了。
搭配失当的宝座
(图五)
这是一张围屏式清代宝座,上盘采用高浮雕,满工,整体图案为云龙纹,靠背正中偏上浮雕变形寿字;下盘有束腰,四足翻马蹄,无托泥,通常宝座都会有托泥。看黑白色彩的层次,上盘用的是金漆,下盘是黑大漆和彩绘。当然这只是猜测。
能看出围屏扶手很高,这样的设计是为了体现使用者的威严,而不是为了把手放在上面,皇帝嘛,坐有坐相,要有威仪。
座面上似有图案,可惜看不清。观察漆面的破损处,漆层很厚,下面的批灰也很厚,这是很讲究的工艺。
但笔者始终觉得上下盘不搭配,上盘够威严,下盘够简陋。或许是下盘漆层破损造成的感觉?也或许是为了繁简搭配?
为设计而设计方形扶手椅
(图六)
(图七)
这两张椅子也是上世纪二十年代法国人的收藏。很典型的清式座椅,同为大漆髹饰。
图六一张为椭圆形座面,以如意云头纹饰搭成扶手和靠背,很成功的设计,靠背和扶手的云头大小搭配,浑然一体,宛若天成,颇有些树根家具的感觉。四足下踩珠,起个隔潮的作用,古代房屋多为平房,接地气,水汽大,所以古人以托泥、踩珠来抬高家具腿足,隔离潮气,毕竟换托泥或踩珠比换腿足要方便很多。
图七一张为方形扶手椅,大体上保留了清代围屏式扶手椅的造型,围屏和扶手以变形拐子龙构成。出奇是椅子的下盘,设计者在椅子四根腿足之间设计了与上盘呼应的变形拐子龙,并且减低了脚枨的位置,使下盘成为一个箱型结构。上盘下盘倒是有了呼应。这样的设计其实对椅子的结构没有太大帮助,更多的是为设计而设计,这是清式家具的一个毛病——过多地设计、炫技。倒也不难看,座面能看到反光,反映出椅子的漆质和髹漆工艺是很好的。(储炯/文)
(来源:微信红木内参)
相关家居装修设计
给皇宫家具挑毛病
怎样给旧家具翻新?
金富雅家具:从黑马到千里马
家具行业发展三大趋势
家具行业发展路在何方?
家具行业发展路在何方?
家具行业发展路在何方?创新、品质、智能化将成关键
儿童家具齐登质量黑榜 购买不宜贪“色”
红木家具销售为何遇冷?
红木家具销售为何遇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