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也是生活家,其喜与悲、成与败的经历足够让人动容,事业蒸蒸日上不过是梦想的附产品,生活才是主产品。《中国企业家》2015年刊独家专访华耐家居集团总裁贾锋,听贾总向我们娓娓道来登山那些事儿。
贾锋:高山面前人人平等
登山精神不能变成一种贵族精神,变成富人俱乐部的表演,那就没劲了
我出生在河北张家口山区,从小就爱爬山,小时候每天都上山。从七八岁到30岁那些年,我坚持洗冷水澡,每天晨练,跑步。年轻时一心想干事,劲头非常足。但随着工作越来越忙碌,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以后,我有几次想在家里洗冷水澡,打开水龙头突然就不想洗了。拒绝和痛苦的那一刹那,我就回想起当年是如何在严寒中将一桶带着冰碴子的水从头浇到底的情景。那种精气神是非常能让自己感到豪迈的。也是在那一刹那,我意识到,随着岁月流逝,人的意志力真可能会慢慢衰退,吃苦精神也会弱化。在优越的环境下,人都有选择性的偷懒和想舒服的心理动机。长期下去,精气神就没了。
这可不行。人就是要从肉体上、精神上不断挑战自己,磨砺自己,才能保持一个好的状态。
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我就在公司不断倡导吃苦精神。
我们先是用红军艰苦奋斗的精神来塑造企业文化。2008年,集团一百多名干部走了一次井冈山黄洋界的朱毛小道,非常受启发:艰苦的环境确实能触发人思考,磨练人的意志。
问题是如何吃苦。现在,我们的员工越来越年轻,我们原来倡导的吃苦方式就不行了。我们过去教育人要苦中找乐,可以说是自我折磨,是劳役式的锻炼,现在的年轻人不是不愿意吃苦,但他们愿意接受的是一种自我挑战性锻炼,因为那是一种自我实现的方式。你让年轻人伐木、耕地,做苦力,那是一种重复式劳动,又苦又累,但并没有危险,他们还觉得不体面。但你如果鼓励他们去登山,他们就特别愿意。其实,真正到户外登山,比传统上做一个农民或建筑工人的难度、强度和风险要大得多。
社会确实变了,试图再把年轻人从小放在艰苦的环境里锻炼,年轻人很难接受了。我们必须与时俱进,所以我们选择了通过登山来塑造企业文化。方式虽然不同了,但企业文化的内核是一致的,只是原来叫吃苦精神,现在叫攀登精神。
2012年2月1日,华耐集团组织了首次登山活动,登北京的灵山,503人参加。灵山虽然是北京第一高峰,但它毕竟不是名山,说起来人家都会笑话。但就是那次,出了大事,我们冻伤了100多人,住院的就有50多人,有人在医院住了一个多月,医药费花了好几十万。
那次是极端天气,灵山顶峰气温是零下30多度,而且刮着六七级大风,人站在山上,很容易顺着风跑。我们从灵山下来,队员的脖子、耳朵看着就肿起来了,很多人皮肤表层冻伤达到两三度。有个队友给我们李副总裁说的话让我很难过,他说,“我非常谢谢李总,要不是你救我,我可能就再也下不来了”。他那天在山上已经犯了低血糖,虚脱了,李总抱着他,给他缓了过来。
在我们登山前后,就在灵山,还冻死了好几个驴友。我当时就害怕了,深刻认识到人在自然前面太渺小了。
因为怕成为负面的社会事件,我们还不敢把所有伤员送到一家医院,分散了好几家医院。即便这样,有一家著名的医院冻伤科的所有床铺还是被我们住满了。当时院长召开紧急院务会议,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医生给这些伤员医治,其中有几个伤员的手脚都黑了,要做侧切放血。
出这么大的事情,确实也因为我们准备得不够充分,有的人穿的是单鞋单裤。他们觉得好玩儿,没当回事。我们带着军用饭盒,说在山上吃,哪知道在山上全都变成了冰碴子,没法吃。水壶也带了,但也都结成了冰。手机在山上都冻得关机了。小小的灵山给了我们如此深刻的教训,后来回想起来,我们做了一件非常冒险的事情。本来以为只是一次普通的拓展活动,而且我们每人一件军大衣,根本没有问题,哪知道出了问题。
那天下山后,我第一次感到企业家的责任真的太大了,我们有时候做出一个不够慎重的决定,会牵连到多少人。那天如果真有人留在山上,你说我们如何交代。从此以后,我们就把2月1日确定为华耐登山纪念日。
登灵山都出了这么大的事,以后登更有难度的山,怎么控制风险?我们认识到人数不能太多,就开始缩编。登哈巴雪山的时候,就只去了22个人。都是自愿去的,每一个登山队员都要自己写申请,参加体能选拔,身体素质不行的不能去。
我个人后来登了两座大山:一是四川的四姑娘山;二是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两座都是雪山。
登四姑娘山是跟十几个同事一块儿去的。登的是四姑娘二峰,难度系数极大。就在我们登四姑娘山的前一天下午,有一个人从二峰上摔了下来,胳膊断成两节。我第一次上这么高的海拔,风雪交加,第一天晚上在4200米的营地,吃不下,老想吐,恶心,也不敢躺下,睡也睡不着,我就打坐到凌晨两点大家集合出发时。那天晚上是我从小到大以来第一次感到死亡的恐惧,离死亡太近了。
好在这一次我们请了非常专业的教练,装备也齐全,还带了队医,可以随时急救。纪律也严,不严格遵守纪律要挨骂的。登山当中你要认识到,你一个人不遵守纪律就会牵扯到所有人的安危。你不带粮食,大家就要分你粮食。所以登山真是提着脑袋在玩儿,表面上看,大家嘻嘻哈哈,玩得很开心,实际上每个人都非常紧张,非常严肃。
事后我问教练,这是怎么回事,他说这就是高原反应。第二天起来以后,我不能说不爬,已经被“绑架”了,就硬着头皮上。当时队医没带冲锋衣,顶不住了,给了我两颗药,就先回去了。
去年底,我们11个人登了乞力马扎罗,花了5天时间。队长兼教练孙斌是中国顶尖的登山家。他是原国家登山队教练、原北大登山队队长,也是奥运火炬珠峰接力活动一线总指挥,上过几次珠峰。他专门负责对我们培训,包括设计线路。他的胆量、毅力,包括对团队的管理和照顾都是顶呱呱的,我们跟他在一起,确实学到了很多。
我此前上四姑娘山搞了特殊,大家觉得我在队伍里年龄比较大,平常锻炼又少,怕有意外,就给我配了两个本地协作人员跟着,我的背包是他们给背上去的,我自己空手走都喘不过气来。
这次登乞力马扎罗,教练说,大家一定要自己背包。这样做,一是因为队员之间是平等的,谁都不能搞特殊;二是因为包里面的东西能解决你的一切问题,你如果不带包,万一发生了危险,就没有余地了。
登乞力马扎罗印象最深刻的是下撤。我们第一天爬了海拔一千多米,傍晚六点多睡觉,凌晨一点出发,我一路几乎一口饭都不想吃。下来的时候大概是下午三点多,那时已经十几个小时没有停。坡度好陡,上山难,下山也难,石头都是滑的,不小心就摔一跤,腿疼得一点都走不动了。我走在最后,走一步路膝盖都疼,每走一步都觉得那么远。
快到营地的时候,教练上来迎接我,他说赶紧下去吃点东西休息,一个小时后继续再下一千米。我当时就傻了,我说,开玩笑,我是不走了。他说,不行,我们这里已经没有水和粮食了,必须下撤。我后来跟他商量,有没有直升飞机,我受不了了,要坐直升飞机下去。他说,直升飞机飞不上来,只能走下去。我当时就跟队长发火了,我是不走了,爱咋地咋地,情绪失控了。
后来我们两点开始下撤,走到六点,那天我们走了四十公里,后来我吃止疼片,吃了三颗不管用,又吃了三颗。
总地来讲,登山是认识自己、认识社会、从识自然、融入自然的过程,特别是认识自己的内心,认识自己的能力与极限的过程,也是自我要求进步,要求锻炼,希望克服困难的过程。
我们做企业的人,平时的生活,司机、秘书都给你提前安排好了,你会感觉到一切都是自然的,会高估自己的毅力、聪明、勇气,容易变得装腔作势。但面对自然,你装不了,你会感觉到自己其实太渺小了。我在登四姑娘山时,从上到下都是倒数第一。在那种环境下,财产、地位对你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你知道当时我啥心理?只要能活着回来,就算摔断腿也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下山后,我认为社会上任何困难和痛苦对我来说都无所谓了,因为登山将你对痛苦的承受力提高了,你的内心会变得强大起来。现在你要问我,如果我明天赔了点钱怎么办,遇到恶劣的市场环境会怎么办,在我看来,这些都不可怕了。
我们为什么把登山文化作为企业文化,因为登山精神与我的经营理念是吻合的。登山精神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攀登精神;二是互助精神;三是平等精神。企业的成长过程就是一种攀登过程,员工可以通过登山的方式深刻感受到做企业的艰难;企业的发展和进步不能只靠一个人的奋斗,而必须靠群体的奋斗,这就必须互助;在企业里,虽然大家职位不同,但人格上又是平等的。
我认为中国目前的户外运动,特别是登山运动有点奢侈品化了,缺少大众参与。我所理解的登山精神不能变成一种贵族精神,变成富人俱乐部的表演,那就没劲了。登山应该不分阶层和贵贱,在高山面前,人人平等。我绝对不把登山理解成企业家个人的喜好,那样的话企业家只会更加孤独。我不希望像明星一样去包装自己,而希望更多不同收入、不同年龄段的人都参与到登山中来,大家共同进步,集体面对挑战,克服困难,这才能使登山运动成为企业文化的重要载体。
所以,我们的登山队员根本不分职级,队员里甚至有刚加入公司一两年的员工。
基于这样的认识,2013年1月24日,华耐集团成立了登山队。现在已经登了五座山了,我们的目标是要登完7+2(七大洲的最高峰和南北极)。总部的登山队有二十多个队员,除了主力队员基本不变,每年还要选几个新队员进来。老队员带新队员,既能保证新队员的安全,还能给新队员讲登山的经验、故事、道理。登完7+2,公司要为每个人支付两百多万经费。
我们集团现在有七八千人了,除了总部组织的登山队,20多个省的区域公司也在组织登山队。他们登本省的山,有的地方附近没有山,他们就爬高楼。队员要经过选拔和控制,要有登山的基础,不允许他们登海拔太高、难度系数太大的山。区域登山队队员要入选总部的7+2登山队,或者未来要登高难度的山,得先登四姑娘山,四姑娘山是考验你有无登山的毅力、体能和纪律的试金石。要入选总部的7+2登山队,你至少得做到一天一夜徒步八十公里不休息。各个区域选拔出来的人,还得登国内五千米左右海拔的雪山,根据表现,才有资格成为7+2登山队成员。每年要选拔一次。
为了让所有员工都融入集团的登山文化,我们每年年初到各地搞训练营的时候,登山队队员要在现场做登山经验分享。大家在现场放登山的照片、PPT、录像,介绍登山过程。我们是往上走向世界,往下走向每一个员工,我们对登山文化的塑造已经形成了一个闭环系统。
我现在还想组织一个国际家居行业的联合登山队,把全世界家居行业的登山爱好者组织在一起登山,既是不同国家同行加强业务交流的手段,又是增进友谊、加强沟通、建立信任的一种方式。我们出国去登山,可以到当地的家居行业协会拜访,到企业学习,他们愿意到中国来登山、交流,我们也非常欢迎。
最后,我想说,中国所谓的财富阶层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已经与社会大众产生了隔阂和对立,大家互相抱怨,不信任。企业家不应该过于脱离大众,应该想办法始终了解大众,了解社会,了解自己身边的每一名最普通的员工,与他们承受一样的压力,感受一样的冷暖。登山,就是企业家感知社会的一种最好的方式。
相关家居装修设计
华美立家 贾锋:高山面前人人平等
华美立家总裁贾锋谈家居建材市场发展
华美立家总裁贾锋出席《第十三届世界华商大会》
贾锋:坚定不移的信念是成功的基石
萍乡华美立家百家品牌抢先开业
曹颖助阵 吉安华美立家二期家具馆盛世开业
贾锋:不忘实业精神,方得创业始终
小善·大爱 华美立家获赠活佛亲笔感谢信
抚州华美立家举行新春团拜会
防城港华美立家家居建材博览会盛大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