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访谈:走走停停 感悟欧洲“慢生活”

人物访谈:走走停停 感悟欧洲“慢生活”

家居装修设计网2015-05-13 00:16
“IMOLA千人米兰世博之行”首发团设计师从5月4日出发到现在,走过了时尚之都米兰,参观了凝结世界文化的米兰世博会;穿越了天堂之国瑞士,感受了瑞士旖旎的自然风光和少女峰的巍峨,但让设计师感悟最深刻的还是欧洲人“慢节奏”的生活方式,这造就了欧洲建筑的瑰丽,造就了欧洲艺术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感悟欧洲,中国设计师是否需要“慢生活”? “慢生活”对设计有什么影响?下面听一听IMOLA世博首发团设计师的分享。

“IMOLA千人米兰世博之行”首发团设计师从5月4日出发到现在,走过了时尚之都米兰,参观了凝结世界文化的米兰世博会;穿越了天堂之国瑞士,感受了瑞士旖旎的自然风光和少女峰的巍峨,但让设计师感悟最深刻的还是欧洲人“慢节奏”的生活方式,这造就了欧洲建筑的瑰丽,造就了欧洲艺术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感悟欧洲,中国设计师是否需要“慢生活”? “慢生活”对设计有什么影响?下面听一听IMOLA世博首发团设计师的分享。

人物访谈:走走停停 感悟欧洲“慢生活”

主要观点:

1. “慢生活“是一种心态,是源于对生活的热爱和理解;

2. 设计师不能盲目的去看欧洲大众的“慢生活”,欧洲的设计师们还是专注的、疯狂的工作;

3.“慢生活”是享受过程,让自己更为专注,从过程中获得灵感。

4. 中国的国情决定了“慢不下来”,因此在国外体验“慢生活“,让心静下来,会有不一样的感悟,有助于自己工作的提高。

北京商界装饰有限公司设计总监 吕爱华:“慢下来”源于对生活的热爱和理解

人物访谈:走走停停 感悟欧洲“慢生活”

我从事设计已经七、八年,我认为能不能慢下来主要取决于自己。在因特拉肯我花了一上午的时间去看私家别墅的庭院,我非常强烈的感受到瑞士人对生活的热爱,他们非常善于就地取材,树根、鹅卵石这些简单的小东西就可以搭成一个非常有情趣的景致。我认为在生活的热爱和理解方面,国内的设计师和业主都是非常欠缺的,作为一个家装设计师,我会把看到的这些好的东西发到朋友圈,分享给大家,从这些图片中唤醒大家对生活的关注。

百思诺顶峰空间设计工作室 设计总监 张海峰:感悟生活,关注细节设计

人物访谈:走走停停 感悟欧洲“慢生活”

在米兰、瑞士、法国看到的建筑,更多是为了“使用”来设计,建筑的细节很多,包括颜色、门头、尺寸、花纹、样式等等这些细节做得都非常的细腻和到位,这是因为欧洲人更加的热爱自己的生活,用更多的时间去理解自己的生活,反观我们,由于要速度,做的还不够细腻。设计师在繁忙的工作中要给自己留出体验生活的时间,该体验的东西,如果体验不到,设计就没有融入感,我认为慢不是节奏上的慢,而是一种心态,一种平衡内心的体验。

业之峰公司 设计师 李晶一:欧洲的设计师不见得慢

人物访谈:走走停停 感悟欧洲“慢生活”

2013年9月我参加了IMOLA陶瓷承办的“筑巢·国际设计游学”第四期的课程,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西蒙.米凯利教授上课的时候迟到了,原因是他从佛罗伦萨开车到米兰的路上,边开车边做方案。这件小事让我非常的受触动。“慢生活”是我们以中国设计师的眼光去看欧洲大众的生活状态,但是我们要思考意大利的设计师是否真的是“慢”?

在去年游学前,我几乎休息了一年的时间,游学回国以后,我快速的调整我的生活状态,西蒙·米凯利这样的大师都在快节奏的工作,我自己还能不努力,不提高工作效率吗?我认为“慢生活”是一种生活方式,能让人的心静下来,得到休息和净化,但是在工作上是要专注和疯狂的,“慢生活”是有一种心灵的感悟,让我更好的融入快节奏的工作状态。想强调的是,真正的外国设计师不见得慢。

顶层设计中心设计总监 胡冰:体验“慢生活”是为了让自己走的更远

人物访谈:走走停停 感悟欧洲“慢生活”

我觉得此次IMOLA陶瓷安排的世博首发团行程特别好,欧洲我来过很多次,这次比较的感兴趣。我十年前出国是一种兴奋,那时有机会走出国门,是一种对西方崇拜的心态,快速的吸收,快速的学习,是一种从农村来到大城市长见识的心态,对建筑风格、人文风俗都是粗浅的了解,但是随着自己在设计行业经验的积累和出国次数的增多,我对这些也越来越了解。

我认为此次活动的核心就是了解生活,我们看到了未必能体会到,来到欧洲,我们就要慢慢的体会这种生活,从中寻找灵感。欧洲人是在创造,而我们是在模仿,中国设计还需要很长的一段路才能追赶上西方。那我们怎么创造?我们来到国外学习,照了照片,带回中国就用,用的还挺好的,我们比美国人做的还美式,比法国人做的还法式,我们是在人家的原有基础上进行再创作。我认为出国是学习而不是来模仿的,重点在于设计上的真正提高,例如贝聿铭先生的设计就很有格调和腔调。

这次的行程对于我来说,是体会和实践的一种生活,有了这些体验和感受,设计师就会有很多提高。5月5日去米兰理工大学设计学院参观,有一个展览,主题是“如何让一个设计师成为设计师”,我们往往都是设计应该这样,设计应该那样,要不就是按部就班的一步一步机械化的开展,而我们忽略了,怎样才能成为一个设计师,如何成为一个有自己特点,有自己的腔调的设计师。任何体验的都是一次机会,我们有很多机会,抓住这些机会,会让中国设计师走的更远。

博洛尼公司设计师 杜东:“慢下来”的关键在于享受过程

人物访谈:走走停停 感悟欧洲“慢生活”

我已经过了两年的“慢生活”了,简单说就是享受生活,在享受生活的时候,人自然而然就慢下来了。我认为“慢生活”可以随时随地的享受,就是把自己的欲望放低一些,生活追求降低一些。对生活的热爱是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享受的是过程,我认为跟环境没有关系,跟心有关系。我定期会冥想,放空自己,把心修明白了,生活就慢了。现在很多的企业家,一个一个目标的追求,目标实现了还会有新的目标,他们还没有慢下来,我建议设计师可以少接一些客户,每个设计都精心对待,享受这个过程,多给自己留出一点时间享受生活。

2012年,在筑巢奖学术论坛上,马里奥·博塔讲过一个案例,建筑的设计图纸是很快就能画出来的,但是他要花3个月的时间去思考论证,考虑设计跟环境的协调性,设计的功能性能等等。而在中国,关心的永远是造价和工期。我认为差别在于一个注重过程,一个注重结果。

“慢下来”是一种超脱,有品质、眼神干净、说话简单的人是最幸福的,这也是中国人需要的东西。

仟玺百佳装饰公司设计总监 任刚:生活的快与慢是相对的

人物访谈:走走停停 感悟欧洲“慢生活”

我自己是做工作室的,慢生活和慢设计,要看不同的情况、不同的境界。外乡人来北京,都是快的,是慢不下来的。在因特拉肯参观了一个教堂,一建就是几百年,那是信仰的一种慢。在北京,我的客户希望越快越好,不可能慢下来。中国处于发展的阶段,快与慢,不仅是建筑、设计还是文化,但都是一个过程,没有绝对,是相对的。

尚层公司设计师 丁奇:在快节奏下,学会慢下来享受过程

人物访谈:走走停停 感悟欧洲“慢生活”

我们在国内的设计作品上看到的一些细节都是表面的东西,在国外看到的设计细节是一种思考的产物,背后都有设计的需求。大家都提到了,“慢下来”是享受过程,或者说是一种专注的状态,来到欧洲,看到这些建筑,思考了建筑背后的设计需求,再回国做欧式的设计,就会有不一样的体会。

以我个人来说,我一年做5个项目,1500万。“慢下来”客户会少,但是项目和单子可能会更好,业绩也上去了,你与客户的沟通时间也多了,工地跑的也多了,做设计也更用心去研究思考了……这样就慢下来了。我们都是幸福的人,各有各的享福,大家要享受这个状态,在快节奏下,静下来享受这些小事。

博洛尼公司设计师 郑波:在国外体验“慢生活”,在国内用心做设计

人物访谈:走走停停 感悟欧洲“慢生活”

慢生活和快生活没有好与坏之分,在站远和站高点来看,都是有背景的。中国是发展中的国家,很多东西都是西方研究出来的,我们一直是在学习和追溯,但是现在中国提倡文化复兴,文化产业优先发展,说明我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设计是在生活之上的,来表达生活,我们要有一种文化的自信,只有中国足够自信了,别人才会另眼相看。我们这一代人很幸运,赶上飞速发展的阶段了,快到一定程度后,一定会慢下来,反过来也许有一天西方为了追赶我们,也会快起来。

我认为设计师不要为了享受生活就放下一切,也不要盲目的工作,在国内该干什么就干什么,每年走出国门三四次,来交流、学习、感悟就够了。

相关家居装修设计

人物访谈:走走停停 感悟欧洲“慢生活”
装修走走停停 咕噜夫妇的泥木日记
慢生活,从米兰走向世界
泰国慢生活 慵懒闲适的海滨阳光公寓
天津新浪家居&可立特设计师沙龙:谈家居设计享温馨生活
米兰时光,带你找回失去的慢生活
米兰时光,慢生活不止于托斯卡纳艳阳下
格调高雅的现代家居装饰 体验慢生活
夏日慢生活 舒适度假“装”
林氏北欧风情馆,引领慢生活主义

网址: 人物访谈:走走停停 感悟欧洲“慢生活” http://m.jiajum.com/news-view-id-12725.html
首页>家居资讯> 人物访谈:走走停停 感悟欧洲“慢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