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宇两重,故址犹为光邑处,劳公千古,城隍本是爱民人。近日,中国宗教学会易道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李香武一行到湖州庙府调研并与海上第一道坛创办人南浔道长唐君进行会谈。双方就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道学、经学、易学等领域运用新媒体进行文化传播,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等事项达成共识。
湖州府庙位于湖州市人民路和北街之间,俗称:“庙里庙”,与“塔内塔”“桥下桥”并称“三绝”。原为湖州城隍庙,后将湖州知府劳钺之神位供奉于内,故成庙里有庙之奇观。始建于五代后唐泰元年(934)十一月,时为州城隍庙。湖州城隍庙自始建至明代称府城隍庙(简称府庙),历三代城隍神。第一代是五代清泰元年(934)后唐的“阜俗安成王”。第二代为明武洪二年(1369)敕封的“威灵公”。第三代城隍神是明万历元年(1573)始尊“湖州府城隍劳公神”。 府庙旧时也如同南京夫子庙,杭州的城隍庙,苏州的玄妙观一样,除了宗教和祭祀活动以外,又是人们的娱乐场所。作为祭祀活动场所,曾御祭湖州城隍神。府庙的宗教历史上由道教主持,府庙是正一派主持的道观,一年四季不断有江湖艺人(戏剧、杂耍、魔术等)来此演出。府庙还是说唱湖州大书、湖滩的发源地。抗战前办过国货商场,还有各式小吃、百货、星相卜卦、测字算命等设摊,五光十色,无奇不有。1994年对府庙重修,1996年元旦对外开放。重修后府庙前新建牌坊一座,四柱之间,四根石柱旁置抱鼓石十块,牌坊为楼阁式,府庙有大门三孔,每一大门西侧均置抱鼓石,门前有石狮一对。大殿前新建月台,周置石质栏杆,月台中央安宝鼎一座。使大殿更雄伟。月台前又新建六角攒尖重檐石亭,亭名“延和”。大殿后东西两侧各新建一个四角攒尖重檐亭,西侧四角亭中树乙亥(1995)《重修湖州府庙记》石碑,东侧四角亭树乾隆五十三年(1788)《重修城隍庙记》石碑。
中国宗教学会易道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于2019年2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中国宗教学会的支持下成立。旨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为提升国家软实力而努力,弘扬国学,服务社会,造福人民。
南浔道长唐君是茅山第八十代弟子,海上第一道坛的创始人,师承茅山九霄道人,自幼喜欢中华传统文化,擅长书法写作,2004年至2006年毕业于新加坡博伟工商管理学院,回国后于2010年入道茅山,专研茅山道教文化,对茅山音乐,茅山符箓有独特见解。在留学期间,唐君道长看到新加坡华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衷,激起了他对弘扬道教,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回国后走访全国宫观寺庙不计其数,在一次江苏问道之行中,尤其是看到道院坐落于佛教大雄宝殿之后,深刻认识到好的道观需要有德行的人来弘道管理,不然何谈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更加坚定了他弘道之心,于是创办海上第一道坛,致力于弘道扬善,以慈为本,要让中国4千多年来的道教文化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励志让更多国人了解中国道教,做一个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排头兵。
文化对社会价值的取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华传统文化的力量是整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力量,掌握了文化的主流方向,才能很好地占领理念上的领域。以道教文化为例,道教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健康发展和有序传播,将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应该充分利用和强化道教文化的感召力引导人们发觉并践行中华智慧,大道至简,道法自然,为全面建设和谐社会贡献力量。积极引导宗教界正确发展本教的积极健康的宗教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努力弘扬符合时代发展主旋律、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宗教文化,扩大这一具有浓郁的民族宗教在百姓心中的形象和影响力。
相关家居装修设计
中国宗教学会易道委员会联合南浔道长 运用新媒体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五棵松集团承办2020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验交流大会
央视微电影成立李建军工作室及“中文频道”“宗教文化频道”
武汉江夏万寿禅寺重点弘扬孝道文化
弘扬传统文化 品味传世国粹
中国传统文化的新元纪 红木之风再起
皇朝家私:弘扬国学精神 打造典藏精品
皇朝家私谢锦鹏:将饶宗颐的精神贯彻到企业文化中
八字风水名家余宗水老师:文宗学府汇百家、易学传承担己任
皇朝专注家具传承与创新 蓄积文化软实力